秋后问斩为啥在秋天?

首页>助眠故事>文章页

热点文章

1冥想等同于深度睡眠有科学依据吗2冥想睡眠第二天睡不着觉3冥想20分钟相当于睡眠两小时4冥想睡眠法5在那个蝉鸣的夏天6冥想睡眠八分钟多久好转7晚安睡前故事文字版:《莎娜的雪火车》8冥想音乐与睡眠的关系
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
了解更多冥想资讯

秋后问斩为啥在秋天?

看古装连续剧,官府给犯人定罪后,总会喊一声“秋后问斩”。

 

为何要选秋天?

 

古人认为:“王者生杀,宜顺时气。”即,春夏万物蓬勃生长,须止狱讼;秋冬天地肃杀,草木凋零,故宜刑杀。

 

汉代大儒董仲舒最早提出天人感应论,将四时与王者四政相配:“庆为春,赏为夏,罚为秋,刑为冬。”还称,由春到冬,先德而后刑,“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”。

 

不仅行刑,征伐也多在秋后。

 

媒体经常提及的“沙场秋点兵”一语,正来自行伍出身的南宋词人辛弃疾。秋季厉兵秣马,是他少时抗金的回忆。

秋后问斩为啥在秋天?

若认为天时之说似有附会,还有一种更接地气的解释。

 

秋天,百姓收获庄稼后,即进入农闲时节。此时处斩犯人,众人皆有闲暇前来围观,正可杀一儆百。

 

至于点兵嘛,秋收后,百姓多有存粮,方便军队募集粮草,准备战争。

 

然则,自何时起谓之秋后?

 

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

 

初候雷始收声,雷始收声古人认为,阳气盛,雷始发声。秋分后,阳气渐衰,雷声渐歇。

 

二候蜇虫坯户,坯,指细土。小虫蛰居进孔洞中,用细土密封洞口,以防寒气入侵。

 

三候候水始涸,沼泽、水洼开始干涸。

 

汉魏间,多指霜降以后。自唐代起,基本为秋分后。如《大明律》规定:“若立春以后、秋分以前决死刑者,杖八十。”

 

秋分日,昼夜平分,为阴阳强弱逆位的转折点。其后,昼短夜长,阴气盛于阳气,步入深秋。

 

古人以为,阴气重,易招邪魔鬼祟,对人间不利。而且,日为至阳,月为至阴。故秋分日,自古帝王有祭月之礼,设坛祭祀月神,以保平安。祭月的时辰亦有讲究,清朝时,定于秋分酉时,即傍晚5~7时,正是入夜时分。

 

一说中秋节即来源于此。

 

当年祭祀月神用的月坛,在北京的西城区,与北京东边的日坛、南边的天坛、北边的地坛遥相呼应。古时候,春分祭日,夏至祭地,秋分祭月,冬至祭天,又是一年光景。

 

秋分后,肃杀之气一日日渐重。使志安宁,收敛神气,方是养收之道。

相关文章

晚安睡前故事文字版:《莎娜的雪火车》

在那个蝉鸣的夏天

有助于睡眠的睡前故事

睡前小故事之《胆小船长打败了怪兽》

林清玄:生命就是一朵清净之莲

稻盛和夫:磨练灵魂是人生的目的

高质量哄睡故事短篇:梦幻之旅

魔法森林的冒险:哄小朋友甜甜入睡的故事